长汀县自“四普”工作开展以来,已完成三普854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复查工作。目前开展新发现调查工作,已征集到的文物线索数量101条,调查新发现文物数量89处。
长汀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,第一阶段野外文物复查工作已完成。今年五月以来,长汀县集中力量开始对“四普”新发现普查点进行逐一的走访。为扎实推进长汀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,四普队员走街串巷、翻山越岭,寻找以前未发现的“宝贝”。这些新发现里,有藏在老村落里的清代民居,也有记载着当地历史的石碑,还有能反映古代生活的窑址。
今年五月,长汀县普查小组在南山镇集镇东南6公里长窠头村发现铸锅厂下的隐秘兵工传奇,接到线索后普查队长带领普查队员们到现场开展调查。调查发现在斑驳的老墙根下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红色往事,这座看似普通的铸锅厂曾是苏维埃政权坚不可摧的“钢铁心脏”,当炉火映红夜空,铁锤敲击声混着风声,这里锻造的不是寻常炊具,而是无数革命战士手中的“生命之光”。
长窠头铸锅厂是杨氏家族的祖祠,也是闽西革命时期的一座地下兵工厂。1931年至1934年9月期间,兵工厂安全生产运出5万多枚手榴弹、地雷等,为苏区扩红及松毛岭战役作出了突出贡献。明朝晚期(万历年间),创立久成铸锅厂(简称:久成造)。1930年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被封锁,军需物资奇缺。在中央苏区号召下,闽西苏区重要领导人之一罗化成与杨家勋(杨林森)共同筹办秘密地下兵工厂。1931年罗化成传达有关指示,要求把长窠头铸锅厂改为汀红造兵工厂。表面上是铸锅厂,暗地里可制造手榴弹、地雷、手雷等等,武装地方赤卫队,支援红军部队作战,解决一部分军需物资。白天,工人们佯装敲打铁锅,用普通铁器加工声掩盖制造枪炮零件的声响;夜幕降临,车间地下的暗室里,煤油灯照亮淬火的枪管,风箱鼓动的热浪中,粗糙的铁块逐渐蜕变为杀敌利器。为红军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保障,为革命事业默默贡献力量,这段历史成为南山镇红色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汀红造兵工厂建于清代,门楼坐北朝南,大门和主楼坐东朝西,占地473.57平方米,砖木结构,穿斗抬梁式建筑,悬山顶。二落一进,由门楼、雨坪、大门、下厅、天井、上厅及两侧各一排横屋组成。上厅两侧各有一个半拱门通向横屋,天井由鹅卵石砌成花纹形状,大门两侧各有一个琉璃石窗。2022年进行修缮布展,地面水泥抹面,横屋白灰抹面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时,整体建筑保存完整,结构稳定,保存现状一般。现作为汀红造兵工厂历史展览馆。(简称:林森屋)
如今,长窠头秘密兵工厂旧址已被重新修葺一新,成为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。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,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,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,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。